各位同学:
“暑期本科生科研见习岗位”是我校面向本科低年级学生的重要实践活动,它引导学生在夏季学期及暑假期间进入实验室,适时适量参加教师科研工作,了解和体验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树立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2014年“暑期本科生科研见习岗位”申报评审工作已完成,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一、工作安排
1. 学生报名时间:2014年6月3日--6月13日。
2. 教师确认参与学生时间:2014年6月3日--6月20日。学生可上网查询确认结果,并及时与指导教师联系。
3. 项目执行时间:2014年6月30日--2014年9月12日。具体起止时间由立项教师确定,但必须在上述时间段内。
二、 报名方法
1. 学生选项报名:
参与的项目--申请加入的项目--在“项目批次”中选“2014本科生暑期科研见习岗”--在列表中寻找有兴趣的项目--详细申请--填写联系方式和自我介绍
2. 立项人确认学生:
“项目信息”--我申请的项目--“申请表”详细--申请表下方点击“成员信息审核”挑选学生。
三、注意事项
1. 上岗学生须在夏季学期及暑假中的4至6周时间内,像正式研究人员一样参与工作,参加集体活动(如项目组例会等),并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工作,或协助指导教师完成一些辅助性工作。
2. 上岗学生应该主动求教,主动汇报,主动学习。
3. 参与学生不受有“在研项目”的限制,但学生选择科研见习岗位的时间,不能与本人夏季学期的教学安排相冲突,也不能与学业培养计划中的教学实习相冲突。
教务处
2014年6月3日
附表:2014年“暑期本科生科研见习岗位”岗位设置情况
序号 |
岗位名称 |
立项教师 |
计划招收学生人数 |
院系 |
1 |
范例分析作业集编辑助理 |
刘士兴 |
4 |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
2 |
工程建设管理数据采集与分析 |
徐峰 |
2 |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
3 |
海洋油气集输技术资料整理 |
徐雪松 |
3 |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
4 |
平行流换热器两相流体流量分配特性 |
陈江平 |
1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5 |
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研究 |
陈江平 |
1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6 |
大巴热泵系统研究 |
陈江平 |
1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7 |
分液器设计开发 |
陈江平 |
1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8 |
软件开发见习岗 |
陈晓军 |
5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9 |
热能工程研究见习 |
范浩杰 |
2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10 |
核能热工水力研究 |
龚圣捷 |
2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11 |
湿空气强化传热实验研究 |
胡海涛 |
2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12 |
湿空气冷凝强化传热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
胡海涛 |
2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13 |
数控加工的刀具分类和数据收集 |
胡小锋 |
2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14 |
连续激光热辅助激光喷丸成形实验 |
胡永祥 |
2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15 |
基于光谱分析技术的物质成分分析设备设计初探与原理验证 |
黄亦翔 |
1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16 |
室内环境数据监测最小系统开发 |
黄亦翔 |
2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17 |
高温超导冷却用波纹管液氮流动传热实验设计及搭建 |
黄永华 |
2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18 |
复合绝热结构及材料的性能研究 |
黄永华 |
2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19 |
地铁车体磁控电阻点焊工艺研究 |
李永兵 |
2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20 |
铝钢异种材料冷金属过渡(CMT)电弧点焊工艺研究 |
李永兵 |
2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21 |
FCI热工实验见习岗 |
林萌 |
2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22 |
核电站模拟机开发项目见习岗 |
林萌 |
2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23 |
机械产品设计工作见习及合作设计平台开发 |
孟祥慧 |
2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24 |
先进流动与传热测试技术 |
饶宇 |
5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25 |
水润滑轴承润滑机理及实验研究 |
饶柱石 |
1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26 |
激光加热凸成形实验研究 |
沈洪 |
1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27 |
微变形测量装置设计 |
沈洪 |
1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28 |
液压泵流量脉动机理研究 |
陶建峰 |
2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29 |
喷丝板检测机器人运动控制及光学系统研究 |
陶建峰 |
2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30 |
新能源科研见习 |
王如竹 |
4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31 |
自动存取款一体机图像处理模块信号特征测试及分析 |
王石刚 |
3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32 |
整形外科手术机器人位姿误差分析 |
王石刚 |
3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33 |
暑期本科生科研见习 |
王文 |
2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34 |
激光诱导荧光技术(LIF)在流体掺混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
吴伟亮 |
1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35 |
燃气轮机结构性能分析与计算 |
吴伟亮 |
1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36 |
基于BeagleBone Black的网络化数控系统研究 |
奚学程 |
2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37 |
电动汽车远程监控嵌入式软件开发 |
张勇 |
2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38 |
云平台的网络安全监控系统实现 |
陈秀真 |
2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39 |
比特币中单向函数和激励机制分析 |
邓小铁 |
2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40 |
信息可视化分析 |
董笑菊 |
2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41 |
5G无线试验网应用与实践 |
甘小莺 |
3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42 |
基于移动终端的调查信息系统(survey information system)的研究与开发 |
过敏意 |
3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43 |
探索近似计算的软件算法优化和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 |
蒋力 |
3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44 |
基于单片机的专用汇率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 |
李世阳 |
2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45 |
图像分割及关键目标识别 |
林巍峣 |
2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46 |
基于脑电和眼动信号的情绪识别 |
吕宝粮 |
1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47 |
可视媒体智能处理 |
马利庄 |
2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48 |
图像智能压缩处理算法研发 |
马利庄 |
2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49 |
面向移动终端的信息推送技术研究与开发 |
沈耀 |
3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50 |
单摄像头眼动追踪 |
盛斌 |
3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51 |
基于GPU加速的视频去模糊研究 |
盛斌 |
3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52 |
彩色图转灰度图的研究 |
盛斌 |
3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53 |
智能电网指标高级分析平台 |
盛斌 |
3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54 |
基于非荧光眼底图像的糖尿病特征提取技术 |
盛斌 |
3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55 |
Mali 400上的DirectFB 2D图形渲染加速研究 |
盛斌 |
3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56 |
一体化激光位移传感器电路设计及传感器精度验证 |
陶卫 |
2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57 |
光纤pH和溶解氧传感器研究 |
陶卫 |
2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58 |
有参视频系统性能分析仪器设计 |
王慈 |
2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59 |
大数据时代操作系统的演化 |
吴晨涛 |
5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60 |
在线广告交易系统核心机制设计及实现 |
吴帆 |
5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61 |
高分辨率显微扫描图像的质量评估 |
吴开杰 |
2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62 |
面向太赫兹无线通讯的石墨烯电磁应用研究 |
吴林晟 |
2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63 |
基于二叉树的网络流量异常追踪溯源方法研究 |
夏正敏 |
2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64 |
基于主成分的社团结构谱分析 |
夏正敏 |
2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65 |
大数据安全与隐私问题的研究 |
姚斌 |
2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66 |
在线地图服务中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
姚斌 |
2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67 |
基于移动客户端和大数据平台的应用 |
姚斌 |
2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68 |
图像检索与推荐系统见习 |
张丽清 |
3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69 |
智能电子技术实验系统设计与实践 |
张士文 |
5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70 |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与实践 |
张士文 |
5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71 |
计算机安全竞赛培训生项目 |
张媛媛 |
2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72 |
基于知识自适应的语言学习人机对话系统 |
赵海 |
2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73 |
基于眼动仪的3D视觉感兴趣区域标注方法研究 |
周军 |
1 |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74 |
稀土镁合金的微观组织观察 |
陈彬 |
2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75 |
铝?合?金?超?疏?水?表?面?的?制?备 |
陈彬 |
6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76 |
铝基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研究 |
陈东 |
2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77 |
铝镁异质搅拌摩擦焊接的研究 |
陈科 |
1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78 |
利用钛粉增强搅拌摩擦焊焊核区稳定性的研究 |
陈科 |
1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79 |
金属与塑料之间搅拌摩擦焊接研究 |
陈科 |
1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80 |
材料成型工艺优化平台开发 |
胡广洪 |
1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81 |
锰基反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的内耗研究 |
万见峰 |
2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82 |
稀有金属材料制造加工流程 |
王立强 |
5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83 |
深冷处理对2009/TiB2铝基复合材料时效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吴一 |
2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84 |
医用记忆合金丝编织医疗器械见习 |
叶兵 |
2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85 |
烧结NdFeB磁体的加压处理方法 |
张澜庭 |
1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86 |
烧结Nd-Fe-B永磁体晶粒分布的测定 |
张澜庭 |
1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87 |
镁/钽生物材料表面纳米结构的构建及其对细胞行为的影响 |
张小农 |
2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88 |
梯度TiO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及其对成骨细胞行为的研究 |
张小农 |
2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89 |
镍基高温合金复合材料见习岗位 |
祝国梁 |
2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90 |
神经退行性疾病关键酶类研究的科研见习岗位 |
于晶 |
5 |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
91 |
视觉注意脑机制研究见习岗 |
陈垚 |
2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
92 |
搭建微纳米传感器用于研究电信号和力学信号刺激对细胞生命现象的影响 |
丁显廷 |
3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
93 |
计算机辅助肺部手术的规划系统中关键技术的实现 |
顾力栩 |
3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
94 |
机器学习算法研究 |
王乾 |
1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
95 |
基于SERS效应的金纳米颗粒制备与表征 |
叶坚 |
2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
96 |
异质结光催化剂合成 |
宰建陶 |
2 |
化学化工学院 |
97 |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研究 |
钱军辉 |
1 |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
98 |
中医健康知识获取与审核 |
张鹏翥 |
6 |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
99 |
“金砖国家的共同利益”研究 |
郑华 |
5 |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
100 |
上海城市旅游形象研究 |
郑华 |
5 |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
101 |
新闻英语听力任务的难度研究 |
潘之欣 |
6 |
外国语学院 |
102 |
草坪式屋顶绿化对雨水的净化 |
刘群录 |
2 |
农业与生物学院 |
103 |
基于STING的动物先天性免疫信号通路中相关分子的挖掘与功能研究 |
孙建和 |
3 |
农业与生物学院 |
104 |
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见习岗位 |
袁运生 |
2 |
农业与生物学院 |
105 |
土壤与酶活研究 |
赵琦 |
2 |
农业与生物学院 |
106 |
新能源工艺系统分析见习岗 |
靳强 |
2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107 |
生态调查和监测见习岗 |
李金花 |
1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108 |
应急救援装备产业链数据处理 |
刘书俊 |
2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109 |
新型超滤膜对水中天然有机物和重金属同时去除的科研见习 |
邵嘉慧 |
1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110 |
多功能特异靶向肝肿瘤细胞的核酸载体 |
杜子秀 |
1 |
药学院 |
111 |
大鼠I型和II型甲酰肽受体在炎性疼痛中的作用 |
马爱妞 |
1 |
药学院 |
112 |
民族药荨麻抗风湿活性部位研究 |
王梦月 |
1 |
药学院 |
113 |
我国特产天然甜味剂的分离与制备 |
王梦月 |
1 |
药学院 |
114 |
蛋白药物多孔微球制备实验 |
袁伟恩 |
1 |
药学院 |
115 |
血管生成基因输送治疗实验 |
袁伟恩 |
1 |
药学院 |
116 |
企业并购模拟意向书撰写研习 |
李俊明 |
2 |
凯原法学院 |
117 |
调研助理、项目策划助理 |
苏晓静 |
3 |
媒体与设计学院 |
118 |
Plink平台的学习与使用 |
杨旸 |
1 |
密西根学院 |
119 |
Gene Ontology分析平台的学习与使用 |
杨旸 |
1 |
密西根学院 |
120 |
基因调控网络构建与分析 |
杨旸 |
2 |
密西根学院 |
121 |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数据的复杂疾病致病基因识别 |
杨旸 |
2 |
密西根学院 |
122 |
极性小分子天然活性物质的制备设备测试员 |
冯蕾 |
2 |
分析测试中心 |
123 |
饥饿和人参皂苷抗衰老代谢组学和生化分析科研助理 |
王晓艳 |
3 |
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 |
124 |
三维晶体中几何缺陷的可视化和数学建模 |
张镭 |
2 |
自然科学研究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