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节选) 王宗光 今后五至十年,我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通过较大力度的投入、改革和建设,初步形成科学、系统、高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成为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宽厚型、复合型、开放型、创新型”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在人才培养的总体水平上名列国内前茅,并在若干方面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要为社会输送一批经实践检验后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人才,面向21世纪新型产业体系的管理与经营人才,具有雄才大略和组织能力的“领袖”人才。 “十五”期间,要妥善处理数量与质量、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作为研究型大学,大力发展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控制全日制本科教育的规模,同时通过发展网络与远程教育,构建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预计我校在“十五”及其以后一段时期内的在校生总规模,将会出现一个继续扩大——逐步缩减——相对稳定的过程,到2016年我校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建成世界著名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时,全日制本科生与研究生之比、硕士生与博士生之比,将从“十五”中后期的两个2∶1变为接近两个1∶1。 要通过改革“两课”教学模式,精心指导学生的邓小平理论学习和研究活动,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等,深入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敬业、奉献精神,进一步加强以德育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 以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下决心实行真正的学分制,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和潜能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要在专业之间构建通道和立交桥,扩大第二学士学位的选修,扩大学生选择专业、专业方向的自由度。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拓宽专业面向,构造基础教学、专业教学大平台,在更大的学科平台上组织教学,让高水平的教师上第一线,把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带进课堂,鼓励更多的教师著书立说,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多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建成若干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和实验基地。 以学分制为抓手,建立现代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培养质量的监控和保证,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的作用,健全教学信息反馈系统,重视教学质量评价,把牢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关,完善教学工作规范和制度。 一流人才的培养需要以一流的生源为基础。要继续推进招生改革,努力争取优秀本科生源和注意吸纳特殊人才,特别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研究生的生源水平;扩大本硕连读、硕博连读范围,提高直升研究生的比例,实行本科、硕士、博士培养的一体化计划;与知名高水平大学间签订协议,实行相互交叉的本硕、硕博连读。继续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为学生择业创造良好条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