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如何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 2008-03-03 09:15:44

编者按:创新型国家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已成为当今和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社会各界共同奋斗的目标。对此,政府正在进行全方位的部署。这中间涉及到一个至关重要的前题,即支撑这个战略目标的逐步实现必须有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于是,培养专门人才的高等学府怎样应势而为,以及如何促使人才脱颖而出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这也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

20061229,本市几十位高校校长汇聚上海交通大学浩然大厦会议厅,出席了由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组织的“第二届大学校长沙龙”。学会属下的各分会代表与上海市教科院、上海市教育评估院、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的领导也应邀参加了“沙龙”。在张伟江会长的主持下,与会者围绕“如何培养创新人才,高校如何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作用”这一话题各抒己见,进行了热烈而又充分的讨论。

张伟江(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会长)

对创新人才的认识需要客观,否则容易陷入误区。一般而言,接受国外的教育与接受国内的教育的人在学术上并没有太大的差距。区别在哪里呢?区别就在于前者冲劲足,而后者的冲劲比较缺乏。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大学培养的只是基础人才,不是“完美无缺”的人才,学生毕业后要经过几十年奋斗,才有可能成为大家、大师。高等学校的任务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因此,高校培养的学生应当既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有创新冲动和愿望。从这个角度讲,高校必须要安下心来认真考虑深层次的东西,把应该承担的工作切实做好,而不要把所有的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高校需仔细思考的问题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是教材。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花了5年时间对高等数学教材做了改革,在其中引入了课题。我们需要考虑教材的创新引导作用,要使学生在学了知识以后,还觉得需要尝试学习未知的东西。第二是教学。首先是教师的教育问题。大学里不搞科研的教师绝对不会成为高水平教师。例如在数学上求矩阵特征值,老师可以把相关内容从头讲到尾,但为什么求特征值、求得以后有什么作用、哪些数字是最重要的等等问题,不搞科研的人是讲不出的。老师要允许学生思考,提一些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老师还需要认真思考研究教学方法的问题,教学工作既要继承好优良传统,又要实现某些方面的创新。第三是引导。我们现在强调更多的是对教师道德品质的要求,而对教师在创新能力和为国奋斗精神的培养相对较弱,这方面要强化。

印杰(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对重点大学来说,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联系起来,要符合学校建设综合型、研究型、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上海交大提出把发展重点从数量结构转向内涵建设,在这方面突出了人才培养的研究型和国际化两个重点。(1)人才培养的研究型。学校设立了一些专门基金以加强对研究型教学的鼓励和支持。在一年级学生中设立了研讨课,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并尝试改革课程考核的方法,增加研究的内容。学校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如交大的PRP项目,每年都投入100多万。此外,学校还让学生尽早进入课题组,进入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进行研究,如与Intel合作,每年都有200多个学生参加Intel的研究项目。另外,在原有PRP的基础上,学校加强了对跨学科、综合性研究项目的支持,还千方百计使学生的毕业论文与重要科研项目紧密结合。(2)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学校要面向世界办学,需要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国际竞争力。上海交大现与密歇根大学建立了联合学院,学院借鉴美国的办学模式,委托密歇根大学根据其要求来招聘教师,以招收年轻教师为主。学生对学院反映很好,家长的积极性也很高。学校还通过双学位、交换生、旅行学习等形式,大幅度增加有海外学习经历学生的比例。学校的目标是,2010,20%的学生拥有海外学习的经历,即每年派出1000多个学生到海外学习。现在,学校已与密歇根大学、佐治亚理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进行了相关合作。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学校院系的两级教学管理系统还不完全适合国际化,在这方面需要改进。

孙诤(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

社会所需要的创新人才是多层次的。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每个学校都应当有相应的理念和思路,而且应该与学校的定位与发展联系起来。上海财经大学主要培养的是社会科学类人才,并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外向型人才为目标,强调培养具备应用技能的人才。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对高层次财经人才不断增长和变化的需求,学校的学科发展十分迅速,已演变成一所以经济和管理为重点,经管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学校。我们也常思考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否随着学校的学科发展而有所提高的问题。所以,学校在制定“十一五”规划过程中,提出人才培养要由“老三型”转向“新三型”,即复合型、外向型和创新型,用“创新型”替代了“应用型”。我认为,我校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通过严格的复合型和外向型的训练,使学生在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中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能人志士,与校训“厚德博学,经济匡时”相符。同时,在培养的过程中要有具体落实的手段。培养创新人才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认识上的问题,而要用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方案、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方法加以体现和落实,需要按照通识教育的理念不断探索。并且还应常考虑下列问题:各专业共同课程的结构是否合理?学科共同课和专业课究竟是按大口径还是小口径来设计?复合型共同教育和严格的专业化教育的矛盾如何解决?现有课程中,特别是专业课程中,从体系到内容有多少需要更新,使之与创新人才的培养相适应?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现有的院系建制能否符合现代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要求,这种建制下的专业和课程是否有助于培养学术创新人才?另外,来自用人单位的培训课程是否能纳入大学的课程体系,也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黄清云(上海建桥学院院长)

我国民办高校这几年发展很快,2005年上海民办高校学校数已占全市高校的1/3,学生数占15%以上。但是这类学校力量相对较弱,生源相对较差,在此情况下如何来培养创新人才“抓斗大王”包起帆曾提出,创新有四个关键要素,第一,要有创新的动力;第二,要有毅力;第三,要能与人合作;第四,具备一定的水平。其中,前三点是由非智力因素决定的,而第四点才是由智力因素决定的。可见,智力并非创新的主导因素,非智力因素对创新人才培养更显重要。所以,尽管民办高校学生的智力条件相对差一点,但通过建立适当的机制、采取适当的培养方式,其中一部分也可能成为某一层次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具体来说,培养创新型人才可以从三方面着手。其一,培养创新人才关键在教师。2001年我校与台湾一家公司共同研究推广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后来这家公司送给学校一些系统,于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系的老师就组织学生搞课外兴趣活动,由学校提供芯片,让学生自己设计,最终学生做出了四十几个项目。后来,我校学生在20052006年参加了由市教委组织的嵌入式系统创新应用设计竞赛,与重点大学学生同台竞技,成绩不错,还得了奖。这说明民办学校教师如果引导得法,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样可以培养。其二,学生是有潜力的,关键是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前段时间,学校让学生来设计校园雕塑,其中有个学生的设计方案最终被学校投资方以5000元的价格买去。所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大有好处。其三,学校应搭建培养创新人才的平台。我校数控机床专业已有一个国家示范性的实验基地,还准备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搞一个创意教研室。我认为,这些平台对教师的教研活动和学生开展课外活动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杨德广(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这些年我国在国家创新上迈出了三大步。第一步是在90年代,中央提出,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不懈的动力;第二步是在此后不久,国家提出要自主创新;第三步是在20061月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要在2020年把国家建设成自主创新型国家。就国家发展看,世界上的国家可以分成依附型、资源型和自主创新型三种类型:依附型国家,即依附发达国家,如非洲的一些国家;资源型国家,以中东地区的一些国家为代表;自主创新型国家,除欧美发达国家外,在亚洲以日本和韩国为代表,现在共有二十几个国家属于这个行列。中央提出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状况并不乐观,存在很多不适宜培养创新人才的体制和制度。第一是科研体制有问题。科学院、高校、企业三足鼎立,互相争经费、争人才、争项目,互相保密,互相防范。第二是拨款体制有问题。由于机构众多,仅有的一些科研经费都被分散掉了。国外科研和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经费60%到企业,我们这里大部分却到科学院。第三是评估制度有问题。现在的有关评估主要依据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论文数目、高校排行等指标,而没有综合起来考虑问题。第四是教师考核制度有问题。上级部门对学校的考核往往被下放到了教师层面,许多教师不得不把精力放在应付“天天评,月月评,年年评”上。第五是学生培养制度有问题。根据人才学研究,人群中有15%具有超常智力,但是我们都在一个模子里塑造人才,超常的学生没有得到超常的培养。第六是用人制度有问题。不少专家、学者有了成果后就被入选仕途,似乎让知识分子当官就是重视人才了。本来很有前途的人当了官以后,研究上就没有前途了。因此,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特别需要注意这么几个问题。首先,要有一批高水平创新型大学承担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任务。我国现有2000多所大学,每类学校都可以培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拔尖创新人才,但是重点院校,特别是985院校,应该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重点任务。其次,要依靠名师大师直接培养拔尖人才。名师出高徒,现在很多名师没有高徒,不指导高徒,只管自己搞科研。名师要带高徒,只有指导高徒,才能出高徒。再次,要因材施教,构建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拔尖学生,采取特殊的计划,让名师给予指导,这样才能出拔尖人才。最后,要改变目前学校的评估制度。

周哲玮(上海大学副校长)

教育最应该讲创新。如果学校领导整天局限于具体指标,一级学科差几个,二级学科差几个,SCI差几个,诺贝尔奖差几个,就不可能有思想观念上的提升,更谈不上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经常把前进的标尺定到外国,所以一旦要搞改革,马上与传统的东西发生冲突。教育的本质是保守的,教育讲公论,现有的教材体系容不下有争议的东西,教材里的内容一定是大家取得共识的东西。我们往往不能容忍各种做法,事实上能够容忍不同的声音才是一种进步。如果各级各类学校有充分的自由去寻找自己的出路,那就可以直接研究社会市场的需要,才会有创新的空间。无论是教育创新还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如果得不到学校有影响的教师的支持,都不会有大的成效。

许晓鸣(上海理工大学校长)

就创新的程度而言,大致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具备创新能力,如美国;第二种是具备创新精神,如欧洲的一些国家;第三种只有创新口号。显然,第一种是最可取的。上海理工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重点,也是难点。近几年,学校已从四方面做了尝试。尝试一,培养复合型人才。当时设想了几种方案,如辅修第二学位,第一专业读完后50%的学生可以修第二专业,一部分人最后可以拿证书,一部分人还可以拿到学位,但反馈回来的信息是成本不断增加。尝试二,推行个性化培养。离开个性化谈创新是空谈。个性化教育,要按照不同的类型加以区分。当时学校将学生分为三种类型:研究型,即考研或出国;应用型,即找工作;创业型,即做老板。学校将三种类型的比例设定为25%70%5%。但创业型的学生培养成本很高,学生需要法律、财经、心理学等知识,此外大学生创业缺乏投资,因而个性化培养也受到了成本的影响。现在的投入机制和考核机制根本不考虑个性化的需要。尝试三,产学研联合培养。国家强调,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学校也参与了一些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创业基地的建设活动,但是这些活动在经费上却得不到支持。尝试四,进行国际化办学。低水平国际化谁都可以搞,而学校如果想搞高水平的国际化,往往又会亏本。在中国要进行高水平的国际办学,一定需要政府投入。如果政府的投入机制不解决,那么现阶段的创新很大程度上是口号式的。(本文根据录音整理,未经发言者审阅)

 
 
 
@2008 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     网络信息中心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