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 2008-03-03 11:04:48

师资队伍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

――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主题报告

谢绳武

2006年7月14日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学生是大学的主要服务对象,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则是一所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保证。因此,我们普遍认为教师是大学的办学主体。今天的报告主要想结合上海交通大学的情况,与各位研讨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我想介绍三个方面内容:第一,要在加强同行业的紧密结合中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第二,在国际化合作办学中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第三,通过校内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来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

 

一、加强同行业的紧密结合

近年来,各高校越来越重视通式教育,我非常赞同这个做法。但是,这里也存在一个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如何平衡的问题。通识教育从总体上说有利于培养宽厚型、复合型的人才,这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对于上海交通大学,我们也在大力推广通识教育。以招生方式为例,我校近年来有了很大变化。过去我们主要按专业进行招生,后来改变为以系为单位招生,去年起又以学院为单位或者以学科大平台为单位进行招生。当然,我们还没有做到像耶鲁大学那样,按照整个大学为单位进行招生,新生进校后不分专业和学院,都在一个学院学习。

从另一方面看,我认为专业教育也是很重要的,绝对不能忽视。特别是像交大这样一些以理、工、医、管理、学科为主的学校,更应当充分重视专业教育。这里,我冒昧提出一个观点:专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加强同行业的结合。

    以医科专业的学生培养为例,他们的专业教育一直同行业结合得非常好。高年级的医学院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医院中学习与实践,他们的专业教师都是有经验的医生,因此培养出的学生专业基础非常扎实,也有一定的专业实践,很快就能投入工作。相对于医科专业,在工程类专业的专业教育中部分存在着与行业脱节的问题。原因主要有二:一是高校办学经费比较紧缺,特别是实习经费,难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教育资源。第二,目前有一部分企业,并不十分支持学生来企业实践,往往把学生的实习和实践作为企业的一种负担。当然也有少部分学生图方便,害怕工业企业的艰苦条件,不愿意到工业企业实习。因此在不少学生的论文中间,经常使用Simulation来代替实验,这是一种不好的倾向,违背了工程教育的求真务实的原则,我们从事工程教育的同志都应该努力纠正这种倾向。

这里举个与行业结合比较好的例子,如软件学院。教育部前几年在部分大学设立了33所示范性软件学院,目的是培养高层次、开放型、复合型、国际化的软件工程领域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软件学院普遍采用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模式,并十分重视跟软件行业的紧密结合,我认为这是比较成功的培养方式。上海交大的软件学院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管理模式,体制十分灵活。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着重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深度发展能力、程序设计能力、系统设计能力、软件工程能力和广度发展能力。他们的课程有相当一部分需要在企业里完成或者与企业的合作才能完成。在2002年,我校软件学院跟8家IT公司签定协议,联合建立软件学院学生的实习基地,这些公司包括微软、IBMIntelHPSAPSUNOracle、微创等。与这些著名企业共同建立学生生产实习基地对软件学院学生培养非常有益。通过这种合作,高校的指导教师和学生可以比较早接触软件设计领域的科研前沿;学校也可以邀请企业里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工程人员来给学生讲课,提高教学质量。这些企业都是著名的跨国公司,他们可以帮助我们软件学院的实验室建设。另外,这种合作也增加了学生到这些大型企业就业的机会。反过来,这种联合培养模式对企业也是非常有益的。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在早期挑选优秀的人才(毕业生),同时也可以利用优秀的学生加强企业的研发力量,又可以通过与高校的合作与宣传来扩大企业的影响力。最近我们看到有这样一个现象,很多跨国公司为了争夺优秀人才,纷纷要求学校派高年级的学生去学习或者实践。此外,我们对一些大公司提出协助进行学生实践的要求,他们都非常乐意接受。这反映了校企合作的互赢结果,也是高等学校加强产学研非常好的机会。

当然,这里我们要注意一种倾向,就是学生相对愿意去跨国知名企业实习和就业,往往忽略了国有大中型企业。高校应当注意这种倾向,要采取措施鼓励向国有大中型企业输送优秀的毕业生。

    在为国有大中型企业输送优秀生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经过教育部和上海市批准,上海交大在五家特大型的企业或高科技园区建立了研究生培养基地,如上海的宝钢、上汽集团、上海电气、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和上海纺织控股集团。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研究生的正导师,高校教师作为研究生的副导师;研究生一年级在大学学习基础理论,二年级、三年级在企业完成学位论文。以宝钢为例,2004年9月,我校正式聘请宝钢的32位专家担任交大的研究生导师,目前已经有26名硕士和2名博士进入宝钢进行联合培养。这是研究生培养机制上的一种创新。企业对这个培养方式也很感兴趣,一来可以加强企业的研发力量,特别是基础研究力量;同时企业也可以从中挑选优秀的学生将来充实企业的技术人员队伍;也可以扩大企业的影响,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对于高校,研究生基地的建立带来了更多的好处:学生可以接触行业的技术前沿,教师也可以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目前,教师的理论水平往往比较高,但对于行业和技术的了解往往跟不上行业最新的发展。学生的研究课题如果能够紧密结合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将会极大提高论文质量和论文的实用性,同时也可以加强产学研合作,也使学校有机会承接更多企业的重大课题。通过联合培养,学生也增加了就业机会,减少了择业时间。现阶段就业形势比较困难,研究生往往要花半年或者一年时间在寻找工作。由于联合培养,使得学生就业的机会比较多,减少了择业的时间,也增加了到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的比例。这也是我们经常提倡的鼓励毕业生到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的一个办法。

另外一个例子是核电人才的培养。从2006到2020年,中国将要建设30座核电站,每个核电站平均需要大概400名工程技术人员,这样每年大约需要新增800名到1000名的核工程以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目前,我国主要是清华、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哈工大等高校在培养核电人才,最近华北电力大学也开始了核电专业的人才培养。但是仅有这样四五所高校,远远难以满足国家这么大数量的核工程人才的需求。为此,我校最近成立了核科学与工程学院,除了招收新生外,每年还从其他专业三年级同学中招收核电专业学生。每年约有100多位同学进入核工程专业进行后两年的培养,以加快核电人才的培养。同时,我们也注意培养不同层次的核电人才,如为核电基地培养工程硕士。学校每年为秦山核电站培养100多名工程硕士,为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培养工程硕士每年30多名,并招收定向的本科生(第一批30名),同时还为中电投进行人才转岗培训,每年有100多名。

 

二、国际化合作办学

    国际化办学是高校发展的一个趋势,当前世界各国的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的国际化。它有利于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管理体制、机制、办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教师接触最新的科技前沿,扩大国际视野,同时也有利于吸引留学生,建设国际化的校园文化。

交大的国际化办学有如下几个思路:第一,学校要求每一个学院都要和世界一流的大学对口的学院进行实质性的交流。过去,学校与许多大学都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但很多都缺少实质性的合作。学校鼓励各学院与一流大学开展实质性的合作和交流。第二,学校鼓励和支持学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出国到一流大学,师从一流导师进行学习。从长远来看,这对提高学生培养的质量是非常有益的。第三,要建设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措施包括引进海外的优秀人才,也包括派遣中青年教师到海外一流大学或者一流大公司去进修。

以交大与密西根大学的合作办学为例:双方的合作是从2000年开始的,合作方式大致如下:

本科生:每年招收一个试点班共60名学生,聘请5~6名密西根大学的教授来上海授课。交大的青年教师作为助教,参加这些密西根大学教授的教学工作。教学计划是介于两校之间,教材有相当一部分采用密西根大学的专业教材,50%的课程是采用双语教学。学习三年以后,部分学生可以申请到密西根大学继续学习,再经过一年到两年的学习,如果完成学分的话,就可以同时获得UM和上海交大两个学校的学士学位。不到密西根去的学生也可以获得我校学士学位。硕士生:一年在上海学习,一年在密西根大学学习,毕业以后可以同时拿到两个学校的学位。目前为止已经有49位同学获得两个学校的硕士学位。

为了提高我校师资队伍水平,每年我们要派五位教授到密西根大学进行合作科研,同时另外还派五名青年教师到密西根大学进修,并要求这些青年教师国国时要带一门课程回来。我们还邀请密西根大学的工学院院长和教师到我校参加教师的考核工作,希望通过邀请国外一流大学的学院领导教授来参加我们教师的考核这种合作方式,来提高我校教师的水准和考核要求,加强跟教师水平与国际的接轨。

陈至立国务委员非常重视我们和密西根大学的合作。去年6月份,密西根大学校长Mary Sue Coleman到交大访问的时候,她在中南海紫光阁和周济部长一起接见了Coleman校长。至立同志当时发表了一段很重要的讲话,她说:密西根大学和交大的合作是成功的也是有成效的,如果说原来的合作主要是在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生的互换以及科研方面的合作,下一步的合作应当是在办学体制和机制上的探索。她说:密西根大学是一所美国的公立大学,有4万个学生,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的一所公立大学,也有4万个学生。这两个学校在规模上是非常相应的,为什么密西根大学可以办成世界一流大学,我们是不是可以好好地研究人家办学的体制和机制,来促进上海交通大学发展,促进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

按照这个要求,经过周密的筹备,并经过教育部批准,我校今年正式成立了上海交大――密西根联合学院。联合学院在原有教师交流、学生交流、科研合作的基础上在体制上跨出了一步,希望进行新的探索。我们的目标是把这个学院办成一所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的精英学院。它是交大的二级学院,但不是独立二级学院,有相当大的办学自主权,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在学生培养上,除了培养中国学生以外,也能够培养密西根大学的学生。部分学生来自密西根大学,同时还招收一部分海外留学生。学院的学生规模大概2000名左右,其中1500名是本科生,500名研究生,这是最终的发展规模。招生上,部分学生由全国高考统一录取,部分学生通过自主招生试点录取,也可以从交大其他专业转入联合学院。

今年,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进行了招生的自主录取改革的试点,允许每个学校自主招收300名学生。参加交大自主招生的学生主要是依靠中学推荐的,我校没有对他们进行进一步的文化考试。不再考试是因为中学的成绩足以反映情况了,另外再加上考生曾经参加各个高校冬令营的考试,再加上学生参加的各种奥赛或其他竞赛成绩,足以进行综合判断。我们综合了各种数据,从2500名申请者中间挑选了1200名进入第二轮面试。面试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5、6名学生集中在一起,进行无主题、无领导的自由讨论,评委专家从中了解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等;另外一个阶段是由学校的教授、评委和这些学生一对一面谈来了解。最后我们录取了291名学生,应当说这次招生还是比较成功的。现在高考成绩出来了,291个同学中有3个同学没有上一本线。在自主招生时,我们曾宣布将高考成绩是否上一本线作为重要的录取参考。因此,学校对前期的招生过程进行了认真的复核,了解到并无疏漏的地方,这3个同学在中学各方面都非常优秀。随后,学校组织了一个专家组,对3名同学进行考察,发现高考成绩不理想原因是因为有些同学高考的时候发烧,也有的同学在高考前夕家庭有变故、父母离异,导致了成绩失常。经慎重考虑,最终我们还是录取了他们。

我认为,目前高考还是一种比较客观公正的选择优秀学生的方法,但是高考的制度将会逐步改革,不能完全一考定终生。对于这次自主招生录取的291名同学,我们将会在今后几年里对他们进行跟踪,看看这种选拔方式和他们将来的成长之间有什么关系。我想经过三到五年的改革后,我们的经验也许可以对中国高考制度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在国际化办学中,财务平衡是最难的问题,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例如,我校学生要拿密西根大学的学位,必须注册成为密西根大学的学生。就像昨天香港大学徐立之校长说的,出国留学对于内地的学生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因为国外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比较高昂。我校去密西根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生的学费,有一部分学生是密西根大学减免,有一部分是交大帮助出学费,还有一部分学生则是自己筹集或者依靠企业赞助。尽管如此,整个合作项目还是需要很多经费,学校只能从985工程和211工程经费中拨出一些来支持。联合学院在建立之初也需要投入,初期大概学校每年要投入500万,准备投入三四年。长远来看,希望学院能够自己平衡财务,经费主要靠学费收入、科研收入、企业捐赠。前不久,经过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物价局批准,密西根联合学院的收费可以收到最高不超过3万元人民币,有了这部分学费,就为今后财务形成良性循环打下基础。

    在教学计划上,我们将进行一些改革。我们将参考密西根大学的教学计划,本科共设立148个学分,其中128个学分和密西根教学体系对应,另外20个学分是有中国特色的一些必修课。我们希望40%到50%的课程由密西根大学的教授和国际教师来授课。在前几年我校机动学院与密西根的合作中,双语教育的比例大概是50%左右,这对同学提高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有很大的好处。在联合学院中几乎100%的课程全部用双语教学,中外学生同堂上课。关于学位授予,部分学生可以申请两个学校的学位,其余学生授予交大学位。师资队伍有三种类型:全职教师、兼职教师、兼课教师。全职教师按国际一流大学的标准全球招聘,兼职教师从交大和密西根大学的一流教授中招聘,兼课教授也是从国内外高标准选聘。

    联合学院从今年开始招生,第一批招收200名本科生和几十名研究生。首先设置两个专业,一个是机械工程,一个是电子信息。从明年开始逐步对学科进行扩展,如核工程、航天航空、化工、材料、管理、医学、法学等等,这些都是目前国内急需的学科,特别是是核工程、航空航天。这些学科同时又是密西根大学实力雄厚的学科。密西根大学在工学上可以排在全美前三,该校的医学、法学和管理学科也非常强。因此,我对未来联合学院的学科发展前景也抱以很高期望。

    在国际化办学中,我们一直坚持双赢的原则。对于密西根大学,与交大的合作为其带来三个好处:第一、扩大了密西根大学的国际影响,特别是扩大了密西根大学在中国的影响。现在了解密西根大学、愿意到密西根大学上学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第二,密西根大学每年要收到成千上万份申请书,在入学遴选上非常耗费精力。通过跟中国名大学的合作,他们可以比较容易挑选到中国的优秀学生到密西根大学去攻读博士学位。第三,密西根有很多教师到中国来上课,也有很多学生到中国来学习,拓宽了密西根大学师生的国际视野。

    除了跟密西根的合作,我校也开始与跟佐治亚理工大学(GIT)开展了比较紧密的合作。主要的领域有物流(因为GIT在物流领域在全美是第一);第二是电子工程,两校共同培养电子工程专业的双硕士学位。我们也联合建立了中美物流研究中心,并开展了学生交流活动。GIT非常有兴趣派学生到交大来学习,去年暑假派了44个同学到交大来学习10个星期,今年有52名同学到交大来学习9个星期。他们将学习九门课程,其中五门课程主要是在工程技术、亚洲历史、中国经济等方面,由GIT派出五个教授到中国跟班来授课。另外四门课程都是中国的文化课,中国汉语、中国艺术等,由交大以及上海相关高校的教师来承担。

除了美国的一流大学,我们也非常重视跟其他国家高校的合作。比如日本的早稻田大学。我认为,大学校长职责之一是充当大学之间合作交流的桥梁。学校之间的合作最重要是教授教授之间的合作,大学校长要创造机会,更好地让教授教授之间有见面的机会。与早稻田的合作,我们就采取了双边学术研讨会的办法。两校共同举行纳米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一年在上海举行,一年在东京举行。通过这个研讨会,教授教授之间很快可以建立起来比较深入的合作联系,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就比较容易开展合作。

 

三、校内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

建设一流大学,需要建立一套适合学校发展需要的现代大学制度。要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培养质量,我们需要对过去的相对落后的校内管理体制和机制进行改革。

以学生培养为例。近年来我校推行了一项鼓励本科生参与研究的改革,称为PRP改革(Participation In Research Program)。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科研课题,分解一部分研究内容形成小型的研究项目;实验中心根据现有的设备仪器以及课题条件提出小型的研究课题;院系也可以根据国内外他们经常要参加的学科竞赛提出预演项目;学生也可以根据他们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研究课题。通过这几年的改革,本科生中产生了一批很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提高了人才培养的创新能力。

对于教师质量的提高,最近学校进行了一项革新。交大每年大概会收到几百份的海内外教师来应聘交大教授的申请,学校内部也有许多教师申报教授职称。学校把这两部分教授放在一起,同台竞争,将应聘面试和校内教师职务聘任的面试评审同时进行。这个做法实际上大大提高了对校内教师的聘任标准,对学校原有教师形成了无形的压力,鼓励他们提高自身水平,走向国际舞台。

关于科研政策的改革,近期我估计许多兄弟学校也和我们一样在考虑科研政策的改革。我们打算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逐步实行科研全程核算,将水电费、研究生部分培养成本、聘请科研秘书等费用都计入科研成本;同时改革科技提成分配方案。过去科技提成是由课题组和教师自己来分配的,我们希望将来逐步取消课题提成,跟国际接轨。现阶段,先考虑把科技提成由课题组分配改成部分由课题组分配,部分由学院进行调控。这个政策已经在个别学院进行了试点,大部分教授还是能够接受这个改革。关于科技论文的奖励办法,我们不再只重视论文数量,将逐步向高水平论文倾斜。目前,交大每年的SCI论文超过1000篇,EI论文也超过1000篇,不能只单纯追求数量,需要考虑引导教师发表更高水平的文章。现在经常提及影响因子,但也不能完全按影响因子计算,因为各个学科的论文标准不完全一样,如生命医学学科,它的影响因子比较高,而工程类学科影响因子比较低,这就很难把不同学科的影响因子放在一起来计算。所以我们设计了一个按学科的平均影响因子来进行奖励的办法。如果发表的论文在学科平均影响因子以下的,那么就不奖励或者少奖励;如果是学科影响因子两倍的这样一些杂志,那么奖励就比较大一些。另外我们也鼓励教师用科研经费来购置仪器设备。

    今年是我们学校的改革年,学校还将进行全员聘用合同制改革以及资源配置改革。全员聘用合同制改革是我们提高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是总量控制、合理设岗、择优聘用、合同管理。国外大学实际上都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也包括香港地区。为了激励教师,提高教师积极性,我们已经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是归根到底,高校对教师最根本的管理办法和最根本的激励手段就是一纸聘用合同。

以上的报告主要是根据我在上海交通大学工作的实践和思考,就如何通过加强同行业的紧密结合、国际化合作办学、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等三方面来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限于时间关系,没有讲的很透彻,很多想法还不成熟,仅供大家参考,敬请批评指正。最后各兄弟高校长期以来对上海交通大学的关心和支持,也感谢大家的聆听。

 

 

 

 

 

 

 
 
 
@2008 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     网络信息中心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