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严洁峰 转眼间,为期一年的上海市创新项目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在这一年中为了这个项目我们所付出的种种努力与行动,收获还是很大的。 在做这个项目之前,我们所做过的实验仅仅是属于必修课的实验,实验原理以及实验步骤都是教科书上所设计好的,我们只是去实验室做一遍实验过程,也就是去验证一下经过无数次实验所得出的相同结果,对真正的设计实验的思路以及步骤并不是十分了解。 科研往往是从阅读文献开始的,只有通过阅读国内外的著名文献,你才能了解所要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实验思路。但是,图书馆以及网络上这么多的数据库上有成千上万的文献,如何进行筛选也是很有学问的。刚进实验室,我什么也不懂, 但是,事实远没有我们原本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在执行项目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首先是,我对这个实验是第一次接触,因此对在操作中要注意的种种事项一点也不了解。我在整个项目中主要负责实验操作、样品的制备以及性能测试。由于我们的实验是在高压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此要感谢林士全学长的悉心指导,正是因为他对我实验过程的指导才使我很快的掌握了实验的种种技巧。在我们的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将高压釜中的压力稳定在一定的数值,但是,在操作时,往往不能一下子就达到预定的数值,所以必须进行调压。由于是刚开始操作,手比较笨拙,往往由于放气过多而使釜内压力达不到预定值,这样我们必须重做。有时还因为刚开始的时候高压釜在冰水中冰的时间不够长,结果放入水浴中后压力怎么也上不去,也没办法,还是得重做。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在林士全学长前面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我们自己的摸索,我们慢慢掌握了调压的一些技巧,到后来,基本上能做到一次就成功,而且调压所需的时间也逐渐减少。调压只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个过程,之后的卸压、记录数据等等我们也是在慢慢的摸索中逐渐掌握以及熟练的。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制样。由于我们实验所需的样品在实验前需要进行一定的预处理,制成比较规则的薄片才能进行后续实验,而购买来的材料只是初级产品,因此,我们得自己进行压片等预处理。由于所需要压的样品比较多,而且压片所需要的时间要相对集中,因此,我们选择了开学前暑假的一段时间进行压片。压片使用的模板是用铜制成的,所以比较重,同时,为了将材料熔融后制成比较均与规则的形状,压片机设定的温度要在一百二三十摄氏度,考虑到是在暑假,高温加上压片机的这个温度以及模板的重量,在那三天的压片时间里,我最深的一个感受便是要进行科学研究,除了我原本认为的耐心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之外,体力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因素。在那三天的压片时间里面,我们基本上制备完成了整个项目中所需要用到的样品,为我们以后的实验过程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实验只是科研的一个部分,在做完实验记录好数据之后,对数据的分析处理也是相当重要的。同样在这个方面,我们也是一点也不懂,在分析数据时,我们往往只能看到显而易见的结论,而对于蕴藏在表面现象之后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却很难发现。在这个方面,我们的指导老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在科研过程中,合作是十分重要的,合作能做到取长补短,更好地提高效率。在实验刚开始的一段时间,我主要负责实验的操作,而我的合作者主要进行数据的记录及处理。这样子比起一个人负责全部事情,我们的工作轻松了不少,而且速度也比单个人快很多。随着实验的进行,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互相合作,同时互相探讨实验操作以及数据处理与分析方面的技巧,加上老师与学长的指导,我们慢慢掌握了整个实验的全部技能。这样,即使在我们两个人无法同时做实验的情况下,也不至于推迟实验的进度,从而很好地确保了实验的进度。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也彼此学习了自己本身不会或者不太熟悉的内容,提高了自己的动手以及分析的能力。 在整个创新项目执行的过程中,我学到的不仅仅是关于这个项目的一些理论知识,这只是其中小小的一部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在这个项目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只是为这个项目的研究所服务的,但是,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所学到的能力却是今后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中无时无刻不需要的。例如查文献便是我们开始了解新事物新知识的一种方法与途径,它教会了你如果在没有老师教的情况下自己去探索去发现新鲜事物。实验过程便是我们在生活实践中的动手能力的很好体现,通过实验,我们提高了自己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处理正如我们在学习中或是生活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实验方案的设计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规划能力,这种能力也是我们在生活中所必需的。因此,虽然这只是一个研究一种高分子材料的项目,但是我们在其过程中所学到的所掌握的并不仅仅觉限于这种高分子材料,而是影响到我们的学习、生活甚至于我们的人生。 这个项目马上就要结束了,在整个项目的执行过程中,特别要感谢我们的指导老 【严洁峰,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06级化学工艺专业,第一期“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技术制备可生物降解塑料泡孔材料”项目参与人;指导教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