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起点 2009-05-31 15:01:12

梦想的起点

   陆文俊

经过了一年多时间,我们的项目《分布式小型家用保安清洁机器人设计与研究》终于要画上句号了,虽然离我们预设的目标有一段距离,但这一年来,我们这个团队一起奋斗,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我们收获颇丰。

在此次项目中,我负责电路的设计这一部分,起到了作为硬件与软件沟通桥梁的作用。主要是传感器电路设计,包括制定功能指标,设计原理图直至焊接、调试等等。

对于当时还是大一学生的我,个人成长显得更为显著。从小就热爱科学的我,在高中时进入了机器人社,这使我爱上了机器人,对于其工作原理和功能更是十分好奇,但是高中学到的只是皮毛而已。进入大学以后,我很庆幸两位学长能和我一起组成这个团队,一起来做此次的项目,他们对我的帮助很大,也很感谢指导老师张培艳,她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我觉得,本人在一年中以下几点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自主学习:长久以来,我只充当学生角色,受旧的教学模式影响大,自主性学习的能动性低,缺乏创新意识,这也是当今教育模式下的主要弊病。进入大学以后,特别是参加了这个项目,加入了这个团队,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自主学习是何等的重要。项目中,不管是作图软件,还是单片机,这些都需要自主学习,没有人来教你。一开始,我很不习惯,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幸好有两位学长,他们带了我一段时间。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作为一名大学生,自主学习是很重要的能力,一切要靠自己。查资料,学软件,这些在以前没做过的事,我都得慢慢学。当然,随着自主学习,创新能力也有了提高,自己设计过电路,也焊接成功过,这样的经历也是我成长中宝贵的财富。

创新意识:独立的思考,自主的学习,我的创新意识得到了提高。这一年以来,我最大的感悟是:平常见到的许多我们早已司空见惯的现象,只要加以进一步的思考,就可以得到许多新鲜的感悟。我们身旁并不缺少可以研究的东西,而只是缺少发现可以研究的东西的眼光。就拿这次的项目来讲,我们做的是要让家庭服务机器人整合更多的功能,而这些功能都是已经成熟的功能,不同的只是,我们加以了整合与合理的应用,来达到更好的效益,使之更加人性化。潜移默化里,我把这样的创新思维应用于自己课内的学习,对课本的知识加以分析和应用,这样我对课内的知识有了更好的掌握。当然,我做得还远远不够,在这一方面,我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实践,做一个有心人。

团队协作:一起做项目,需要分工合作,两位学长负责硬件设计、软件平台设计,而我负责电路设计。虽然分工比较明确,但是做项目过程中,免不了互相帮助。比如我,电路方面的知识需要请教,当然大部分还是自学。团队协作是必不可少的,从硬件到软件,每个步骤都要经过很多次的讨论,还有反复的修改。比如一开始对马达和导轮的选择,买来之后才发现,马达的功率带不动机器的框架,导轮与地面的接触不够理想。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屡见不鲜。当然,硬件与软件的结合是最主要难点,例如环境地图构建与真实机器行走路线,这需要反复的实验和调整。我们这个团队在这一年时间里,克服了不少的问题,团队的协作也越来越默契,这对我以后的实验,甚至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实验能力:实验中,我们必须学会使用各种实验的工具,例如电子实验室内的示波器,恒流电源,信号发生器,数字万用表等,金工实验室内的锉刀、虎钳、电烙铁等。对这些工具的使用让我的实验能力有了不小的提高。相对于以前的理论知识,直接的动手更为实际有效,对实验室的器材也熟悉了。实践加理论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交流能力:我是个比较内向的人,交流能力一直是我的弱项。这次的项目对我的交流能力是一个考验,无论是与队友之间的交流,还是与指导导师的交流。通过与他们之间的交流扩大了我的眼界。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长和指导老师在项目中给了我很好的指导,特别是指导老师,她严谨但不保守的研究态度,从潜移默化中传达着为人的品德,是我受益匪浅。除了团队内部之间的交流,当然少不了要与其他项目的组员交流。虽然项目不同,但是创新的意识是殊途同归的,值得互相借鉴。与人交流中,不仅是想法的交流,无形中会多了不少朋友,这是我很大的一个收获。

社会经验: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团队外出多次去采购机器零件,主要是去上海的北京西路那边。买零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第一次去的时候,我拿了一叠的名片,记录价格,配件型号、尺寸等等。电子市场真是够大够杂的,有的配件有很多规格,而有的则怎么也找不到,只能在学校的工厂定做。这样的经历丰富了我的社会经验,查看商品,讨价还价,这些都是在课内无法学到的。

求知欲望:以前的我总是被动地学习,而经历了这次的项目,我觉得自己能主动地去学一些东西了,自己的求知欲提高了。看了不少与项目相关的资料,我发现,机器人的研究已经渐渐被重视,未来发展的前景很大。对于机器人的开发,国内的研究相对的落后于国外。这次项目不仅使我成长了很多,更拓宽了我的视野,使我看到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反观自我学习,感到自己做得远远不够,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这次的项目只是一个开始,我会继续努力。

自我认识:纵观整个项目的制作过程,我对自己也有了重新的认识。项目过程中,有失落,有快乐,但总能带来收获。从开始到现在,看着我们所做的机器人渐渐成型,满足感是无疑的。我也能参与其中,并发挥我的能力,去完成这样一件事,我感到自己成长了,变得更加自信了。我审视自己,发现自己原来可以做到。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真是如此,只有体验过了,才有这样的感悟。专注于一个方向,努力地前行,一切皆有可能!

最后,我想说,这次的《分布式小型家用保安清洁机器人设计与研究》项目的完成离不开许多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帮助,在此要对工程训练中心的张培艳老师我们的多次悉心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机器人机械部分的制作中,训练中心的李师傅给予了许多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深切的谢意。工作中,我要感谢我的同组成员徐挺洋、吕宙捷和之后加入的姜晨,他们帮助了我很多。这次项目的结束,只是我梦想的起点,我想我会一路走得更好!

 

陆文俊,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07仪器科学与工程专业,第一期“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分布式小型家用保安清洁机器人设计与研究”项目参与人;指导教师:张培艳讲师,上海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2008 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     网络信息中心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