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荣获29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冠军 2008-03-03 08:42:41

  

    在中国上海举行的第29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总决赛于今晨8点半开始,下午1点半结束,历时5个小时。上海交通大学代表队力克来自六大洲29个国家和地区的78支参赛队,以8道题第一名的成绩,荣获总决赛冠军。这是上海交通大学在夺得2002年ACM全球总决赛冠军后第二次举起ACM的金杯。

  

"赛后举起金杯的感觉更好"


  在今早赛前的奖品奖杯展示活动中,交大参赛队没有像其他许多参赛队那样,上前与金杯合影。"赛后举起金杯的感觉不是更好?" 这句当时面对记者询问的巧妙答复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后,已经由一句充满自信的反问变成了欢庆成功的宣言。

  交大参赛队由三名选手戴文渊(队长、计算机系三年级)、赵爽(计算机系二年级),杨博海(计算机系一年级)组成,其中两名成员戴文渊与赵爽都参加过全球总决赛,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三名选手当初就是根据优势互补的原则组建的。在去年的区预赛中,上海交大队初战告捷,Spirit取得了台北赛区的冠军,接着又以自始至终保持领先,最终获得日本爱媛赛区的冠军。从知识积累、心理素质、团队协作等各方面来看,Spirit队都有着很强的实力。赛前,他们就被视为此次总决赛的夺冠热门队伍。

  
交大的"ACM文化"


  交大具有很好的"ACM文化"传统,"以老带新"的梯队建设,已经在交大的ACM备战中形成。助理教练袁豪、队员戴文渊和赵爽都是参加过几次比赛的老队员,几乎交大所有的老队员,包括那些已经毕业,甚至身在国外的队员,都会关注、关心学校ACM队的情况。在这三个获奖队员身后,有很多人在支持着他们。

  在这样好的环境里,队员们也很争气,用总决赛中的成绩来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在比赛过程中,交大队曾一度落后,但队员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没有产生心理波动,影响比赛。这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又来自于平时的训练功底和多次模拟比赛形成的赛场经验。队员们说:"我们早就做好了种种准备,包括落后的情况。只有没有经验的队伍才会放弃,而我们在最后一分钟也不会放弃。"实际上,在总决赛进行到2个多小时时,队员们就已经进入了状态。全身心投入了比赛,不再考虑胜负,不再考虑名次。摆在大家面前的只有没解出的题目,三个人想的只是如何解出题目。

  
10分钟力挽狂澜


   "最重要的不是比赛时的五个小时,而是在这之前的3年。"俞勇教练这样说。从2002年获得冠军到今天再次夺冠,中间有3年的间隔,交大人花了很长时间来准备比赛,积累经验。尤其是本届比赛在中国举行,由交大承办,这给队伍带来更大的压力。比赛比的不仅是实力,还要比经验,比运气。真正到了赛场上的五小时更多的运气。交大ACM队里有一句口号"把平时的训练当作比赛,把比赛当作平时的训练"。

  比赛进行到最后关头,交大和许多代表队一样,都做出了7道题,这样的情况一般要按答题时间来算分,交大并不占优,有可能只能拿到前四名。但在最后十分钟里,发生了奇迹,交大力挽狂澜,在10分钟里做出了最关键的第8题。最后,交大队凭借比其他队多一题的优势,举起了第一名的金杯,笑到了最后。

  
俞勇教练透过ACM赛看教育


  交大队总教练、领队俞勇谈到,目前在全球ACM赛中,基本上形成了亚欧对阵的格局,欧洲有着悠久的历史,数学功底非常强,出过很多大数学家。在ACM比赛中,无论从算法,还是技能方面都有着很强的实力。2002年亚洲各队的成绩就不错,今年也是如此,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亚洲整体的计算机教育方面的确有了很大进步。但与一些先进国家相比,我们还是存在着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教育理念方面。美国有"快乐教育",日本有"挫折教育",而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并没有这种优势特点。同学们积极准备并参加ACM赛,可以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临场应变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等等,这些无论对他们今后的人生还是就业都很有意义。希望通过ACM赛能够让中国的大学生更多面向社会、面向世界,并以此给我国计算机创新教育的发展带来更多生机,让他们更多发挥出潜力。这些比得奖更有意义。

 [供稿者]: 宣传部 张晓晶

来源:校园网

 
 
 
@2008 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     网络信息中心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