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ITP--在探索中成长 2011-01-05 08:52:12

我的ITP--在探索中成长

李鑫

我从20081月开始第一期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简称ITP)到现在两年多了,而进入课题组学习、生活的时间已经两年半了。首先,我由衷的感谢国家、上海市和学校给了我这一次锻炼与学习的机会,让我可以深入的接触科研活动,让我有机会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回顾两年多的科研经历,感喟颇多。两年多的科研探索,遇到了很多困难,体会到了科研的不易;两年多的辛苦工作,每解决一个问题,都感觉无比自豪、信心十足;两年多的紧张实验,多少次实验的构想,总让人热血沸腾!总之,我作为项目的立项人和执行人之一,在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以下就分几部分作详细的汇报。

一、实验构想---从模糊到明确

刚刚开始做项目,我还是一个大二本科生,只有一点点基础的化学知识,对项目的方向和导师的想法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我的导师是做金属有机催化的,我们的项目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也是金属有机催化的。因此,我只能边摸索,边学习,边开展项目。在课题组工作学习的这两年多时间里,我积极参加课题组的讨论,并在工作学习之余,读了一些金属有机催化的教科书。虽然,大学几年的课程很紧,做项目的时间更紧张,我还是坚持理论学习,抽出休息时间来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终于,渐渐对金属有机有了一定的认识,也用这些知识来指导实验的方向,对实验有了明确的构想和更深的认识。

二、实验技能----从“青涩”到熟练

实验技能的掌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有机合成来说,反应投料其实是最简单的一步,反应条件的控制虽然比较关键,但是,最耗时耗力的过程其实是反应的后处理。而且,如何能得到好的实验数据,与实验操作关系很大。对于有机产物的纯化,柱层析是最普遍有效的方法。项目开始的时候,我学习柱层析就学了很久。而且,开始虽然学会了整个“流程”,但是实验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随着不断地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才的对这一实验操作有了新的体会,操作也渐渐熟练,基本不会犯错误了。类似的实验操作还有很多,都是易学难精。两年多的实验技能训练,使我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也使我深刻认识到:每个事物都是都是具体的、细小的,需要认真学习的东西有很多。实验技能既简单又不简单。

三、科研心态---从“急功近利”到“坚持不懈”

急于求成,可能是年轻人的通病吧。不过,我觉得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好奇心和热诚是必不可少的。没开始试验之前,我和项目组其他成员充满了信心,好像觉得一下子就能得到我们期望的结果。可是,事实是公正的,也是无情的。科研很不易,每往前走一步,都需要克服巨大的障碍。对于前人没做过的东西,每做一步都要不断的尝试。即使重复前人做过的东西,也需要根据自身的试验条件来处理实验细节。这两年多的学习工作,让我充分体会到:科研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急功近利不会成功的,唯有锲而不舍。尽管我和们遇到了很多困难,我和同伴都坚持尝试,积极地查阅文献来拓展思路和方法。在这些过程中,我们养成了良好的科研心态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四、团队工作----分工协作、齐头并进

我们项目共有两位成员,我和另一位同学分工合作,互帮互助,在执行项目的过程中培养了良好的团队精神。针对我们要合成的目标产物“索烃”,我们决定分工----我负责刚性环的合成,他负责两环“接口”的合成。我们各自进行自己的部分,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相互讨论,共同思考解决办法。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我们建立了深厚的有意,同时也增强了沟通和交往能力。

五、生活习惯----井然有序、平淡见真

指导我们项目的陆文军老师经常说,我们科研的乐趣就是会不断的发现新事物。我对陆老师的观点很认同。科研工作看似平淡无奇,可能还有些枯燥。但是,在平淡的生活节奏中,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缜密的思考,我们得到的是对自然的认识,每一项都是新的。而科研工作绝对是要求严谨的,这就要求做科研要全心全意,不能有太多想法。只有生活上井然有序,科研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地进行。我已经外推到了上海有机所,对于我来说,科研是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了,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至关重要。在实验室工作学习的两年多时间,导师和课题组成员给了我良好的熏陶。如何合理地安排好学习和科研,如何合理地安排好工作和休息,这是我这两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思考即有所得,ITP让我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习惯,让我认识了优秀的榜样,让我找到了进步的方向。

六、处理问题----从慌乱到沉着

我刚进课题组的时候,什么都不懂,经常犯错误。遇到了问题也慌手慌脚,不会解决。创新项目这两年来,经过锻炼,我进行实验已经可以尽然有序的进行。不懂的就主动请教,会进步的很快。记得最深的一件事情是,导师为了锻炼我的动手能力,让我来安装新买来的旋转蒸发仪。虽然这不是什么大事情,但是对于我来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既增强了实验技能,又培养了责任心。以前,上课忙的时候,只能周六和周日跑实验室。在掌握了实验室的安全操作和实验技能之后,导师给了我实验室的钥匙,使得我周末可以自己做实验。他对我的信任,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也是我更加留心实验安全,更加谨慎地实验。导师的信任,增强了我对实验的认识,其实实验室生活,开反应只是一部分,有更多的琐事需要处理。在处理这些事情的过程中,能力也会得到提高。而且,只有把各种琐事都处理好了,才能集中精力研究科研问题。

以上是我在两年大学生创新性项目中的一些体会和收获,此外,我对创新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就我两年多的感受来说,科研是一项困难而有趣的工作。之所以困难,就在于它的任务是创新,尤其对于基础研究来说,要研究新事物、发现新规律。之所以有趣,也是因为“新”。而发现新东西很不易,研究起来就更难了。创新不能贪大贪多,否则就会成为空想。而且,科学上的创新,一定是建立在对已有规律的认识上的,换句话说,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我们大学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很适合创新,但是,我们只有很好的掌握前人的成果,才能真正认识要研究的事物的价值。还要多动手、多实践,增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就是把好的想法一步步实现。

再次感谢各方面有关机构,感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这个平台,让我们在校大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如此近距离的接触科研、了解科研,进而提高了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李鑫,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06级化学类专业,第二期“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索烃的合成”项目负责人;指导老师:陆文军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008 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     网络信息中心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