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的真知 2011-01-05 08:57:37

实践中的真知

李瑞宣

在过去的一年里,尽管处于大四这个繁忙而奔波的阶段,我和小组成员们依然坚持完成了上海市大学生创新项目—上海商业医疗保险的供需分析及发展研究,由于这个项目是大家的兴趣所在,所以完成的过程也充满了喜悦和充实。同时,这个项目也带给了大家很多的感触和收获,意识到了理论学习和立项实践尽管存在种种不同,但同时又是相辅相成的。在这次项目里,我们体会到了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各类收集数据、实地调研的方法,在大家相互批评改进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受益匪浅。

此次我们参加创新项目的课题为上海商业医疗保险的供需分析及发展研究,这个课题在当前的背景下还是很有意义的。目前,关于商业医疗保险的研究较少,更多的集中在社会医疗保险的宏观政策分析以及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互动理论研究。而商业医疗保险作为社保的有效补充其发展空间和前景十分广阔,而这方面的研究往往是由保险公司进行的,属于消费者研究的范畴,往往针对其目标消费者,在增加效率的同时也不免提升了片面性。而我们则更希望对各类人群做统一分析,涉及到年龄、性别、教育水平、月收入等各个方面的差异。而正是由于我们的研究比较少见,可供参考的资料必然有限,这也增添了它的难度。在导师的鼓励下,我们勇敢的迈出了尝试的步伐。

在初期,大家拟定了未来的各项任务和时间截点,便开始行动了。由于对我们的项目而言,信息的采集是很重要的环节,而采集的方式则直接决定了信息的质量和可靠度。经过讨论,我们觉得在初期采集消费者需求,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大量发放问卷来达到覆盖面的广泛,同时更容易对书面的信息进行定性定量的总结。问卷设计建立在对未来统计的前提之下,经过讨论,我们决定了问卷涉及的内容。由于我辅修广告学作为第二专业,曾选修过市场调查,学习了很多编制问卷的技巧,因此主动承担了合理安排问卷内容的任务,同时,通过以前学习的知识,我意识到最好先投放小量问卷进行试发,了解大家对于其中的困惑和不满,进行改进后再大量发放,避免做无用功。小范围试发后,问卷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得到了修改,继而进行了大量发放。由于问卷部分是我的强项,所以我也承担了更多责任,在发放过程中考虑到统计学讲究随机性,即保证问卷能够反映总体的特征,这就要求发放过程足够随机,或者样本量足够大,而这两项要求均难以满足。带着这个疑问,我求助了广告老师,后来才明白,调研工作分为两类:试探性和验证性,前者往往是抛砖引玉,通过小范围的采样演绎,而验证法则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以大的样本量来验证假设的正确性。而她认为我们完成的工作正式试探性研究,完全可以通过小范围发放问卷来试图寻找整体的规律。同时,老师提醒我们仍然要注意问卷的随机性,随机性越高,最终结论的可靠性就应该更高。小组成员了解到这些调研知识后也很开心,这意味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是正确的。由于问卷比较多,花费了大家不少时间发放,最终问卷的有效率很高,让大家非常欣慰。其后针对回收来的问卷我们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从消费者的角度了解到了目前对商业医疗保险缺乏信心的原因。接下来,就要从供应方的角度着手,而对保险公司的资料采集则需要从网络和走访保险公司两个方面共同施力。网络搜索的工作比较顺利,大家在划分类别和公司后很快找到了相关信息,而走访则没有头绪。后来大家决定去一家比较近的保险公司尝试,而这次走访却什么信息都没有得到,是我们意想之外的,后来大家总结分析了原因,我们直接告知了研究意图,而前台工作人员则明显没有耐心解答我们。导师也在后来指导我们灵活应对,最好以投保人的身份了解各类险种信息,侧面打听销售情况。经历了上次失败,第二次的走访顺利许多,这也让我们意识到了实地考察远远比我们想象的沟通要困难许多,信息的获取更需要智慧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后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多方面供给信息,我们则进入了最后的分析阶段。而分析过程也碰到了各种困难,对统计软件缺乏了解使得大家在开始选错了方向。而后,我们则是通过更多的定性分析弥补了先前缺乏数学统计方法的不足。看到最后完成的工作,每个人感慨更多的是这其中的收获和领悟。

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从理论知识的巩固学习,到问卷的设计发放,从实地考察的调研到数据的归纳分析,每一次热烈的小组讨论,每一句中肯的导师评语,这一切,都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去应用、去实践。我个人在过程中获益于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自我学习和团队合作,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每一次的任务我们会根据它的性质分别完成或者共同担当。独立完成工作的时候,我需要充分发挥自己学习新知识、寻求新途径的能力,发挥自主能动性,争取保值保量的完成供作,避免成为分工的短板。而合作出击的时候,大家则发挥自己擅长的方面,合作中有分工,各司其职,有条不紊,使得集体的效率最高。而小组例会也成为了大家各抒己见的地方,我们一开始的小心拘谨到后来的畅所欲言,通过互相的肯定和批评了解到事物更全面的概况,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有时候三言两语的讨论便会碰撞出新的火花。

其次是沟通能力的提升,通过这一次项目,我意识到沟通真的是无处不在,从问卷的设计、发放,到保险公司的走访、拜托他人的帮忙,我们无时无刻在同别人交流沟通。而每一次的言谈举止都会影响到工作完成的质量。尤其是走访的经历,让我明白了数据不在是已知条件了,而收集数据则成为了一种充满技巧的艺术,如果更多的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就更容易了解他的想法,从而促使他更加乐于开口。想想现在最热门的咨询行业,其精髓也是沟通,如何打cold call,如何打听到最切实有效的信息,如何获得最快最好的数据来源,都是沟通的本领。

再次是实践应用能力,如何寻找创新点,如何将最开始的一个题目付诸于实践的检验,如何通过信息的搜集得到已知条件,如何自己构建解决的方法和模型,如何在错误中不断地调整心态改良方法,如何优化研究方法使得最终的结论更有说服力。这些锻炼无疑会帮助我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吸取经验、少走弯路。

当然,能够比较顺利的完成这样一个项目是队员们共同的努力,而导师也时时指导,拨正了我们前进方向,更重要的是学校搭建了这样的平台给予经费支持,让我们能够潜心实施自己感兴趣的项目。通过这样的经历,每位组员都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

 

李瑞宣,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2006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第二期“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上海商业医疗保险的供需分析及发展研究”项目参与人;指导老师:傅亚平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2008 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     网络信息中心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