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成长 2011-01-05 08:54:14

逐渐成长

沈俊如

转眼间大学生创新项目已接近了尾声。此次大学生创新项目是我第一次亲身接触科研,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在以前的学习中,作为本科生,我接触的基本都是书本上的知识以及一些理论。可以说,由于对实践的认识的缺乏,阻碍了我对现实生活中科研实体的形象化的理解,使我的学习缺少了乐趣。而大学生创新项目使我可以领略到目前最前沿的专业技术以及它们的应用领域,并且结合实物来很清晰的了解它们的用途及优势。更令人高兴的是,通过此项目,我们可以了解到科学研究的具体过程,现在工程师们所应用的方法,令人大开眼界,相信这对我们以后在专业上的发展会大有好处。

在此次的大学生创新项目中,我们小组以交大绿色能源实验室为核心展开了对绿色节能技术的研究。在项目中,我们分别选取了时下最新的建筑节能技术展开研究,包括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燃气热泵、冷热电三联供、辐射末端和被动式设计等六项技术措施。在整个项目的进行过程中,我们结合建筑实际需求,选取使用的节能技术,并从原理入手,与其他技术措施进行了优劣比较,最后还分析了各项技术在建筑内的应用情况。

其中我所负责的是辐射制冷/供暖以及超低能耗住宅技术这两方面。我的工作是负责了解辐射末端及被动式节能技术的研究现状、他们相比于常规制冷系统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其在交大绿色实验室所起到的效果和作用。当然,作为项目组长的我,还需要做到定期组织组员进行工作汇报,展开讨论,以及整合项目资料等等。

在这将近一年的项目中,我收获了许多东西。还记得原先参加这个项目是我对专业知识,制冷领域的前沿技术毫无知晓,而如今通过在项目中的学习,我已了解到了我们专业领域最前沿的技术并且深入研究了其中两项。从最普通的科研常识上来说,我就获益不浅。从前只会googlebaidu的我,现在学会了从数据库上搜索大量的相关论文来查阅自己所要的信息,通过文献整理分来,来归纳信息,整齐有序的管理信息。这一点,在未来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算是养成了一个很好的习惯。在文献查阅的过程中,我深刻的了解到我国目前建筑能耗的情况。相比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90%的建筑都属于高能耗建筑,而我国的建筑能耗可以占到全国总能耗的20%之多。可见,建筑能耗是我国的能耗大户,而且根据目前发展的趋势,其所占百分比将日益居多。由此,建筑节能成为了当下一个相当严峻的科研焦点,引得各界人士的目光及注意力。

在我所研究的两项技术中,对于辐射末端来说,我参阅了大量的资料,了解了其背景、原理、优势、弊端及在我们项目中的应用。辐射供暖制冷的概念其实早在几十年前就已被提出,但一直都仅是停留在理论阶段。直至现今,才被人们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一个创新理念从萌芽到结果是需要无数科学家用实验与创新来积累的。从传热学的实验中,我们了解到辐射传热是效率最高的,占到三种传热方式的50%之多。而将这个概念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即是创新的想法。一般普通的家用空调都是通过送风来与周围的空气进行对流换热(主要方式),使得整个房间的温度升高或者降低。而辐射传热,通过在房间的地板下方或是吊顶,铺设热水管或是毛细管,通以热水或冷水,进行大面积的辐射换热,可迅速的调节房间的温度,并且避免风吹等引起的不舒适感。从辐射制冷/供暖的这个实例中,我领悟到许多创新的理念都是通过对最本质问题的研究而提出的。有句话叫,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我觉得,生活中其实不缺少创新,而是缺少一颗发现创新点的头脑。

而在节能技术方面,我着重了解了被动式节能即维护结构、遮阳采光等方面的优化设计。在此之中,我还研究了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对绿色建筑的设计方向有了深入的了解。 对于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研究是我获益不小,非但是我从其中获取了将来绿色建筑发展的趋势,更是引起了我对绿色建筑的深厚浓烈的兴趣。正是它引导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学习各种建筑能耗软件,以优化建筑的系统运行性能及舒适度等指标。与此同时,我也意识到,绿色建筑并不仅局限于制冷这个专业,一个真正出色的绿色建筑设计师需要结合建筑学及暖通制冷,甚至生态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来构造绿色的理念。绿色建筑的改造,不仅是空调系统的改造,也是维护结构的改造,更是建筑旁生态的改造。

当然,项目给予我的不只是学术上的收获,另一方面的收获则是团队合作。虽然分了6项技术,但GEL是一个整体,因此在完成项目的时候非常需要队友间相互的配合支持与信任。在项目的进行中,我们组员定期组织活动,汇报各自的进展以及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和学长及导师的交流,获取宝贵的意见。从而使得我们的工作不断的完善。在项目中我结识了一群非常好的队友,学会了如何管理组织团队,与队友畅通无阻的交流。

在项目结题之际,我想感谢我的队友,我的学长以及指导老师。感谢他们在整个过程中所给予我的指导和帮助。正如我在文章开头所说的,这个项目对我来说意义匪浅,它非但拓宽了我的眼界和学识,同时培养了我良好的习惯及兴趣爱好,相信这些所得在我今后的发展中会起到相当大的帮助。

 

沈俊如,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2006级制冷与低温工程专业,第二期“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以节能减排为评价核心的绿色建筑设计实践”项目负责人;指导老师:王如竹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2008 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     网络信息中心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