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程中收获创新 2009-05-31 15:10:36

在过程中收获创新

薜颢

自从申请创新项目起已经一年多了,在这一年里,经过了许多挫折,也享受不少克服困难的喜悦,在忧忧喜喜中,虽然有反复,也终于走到了项目的终点,迎来了最后的答辩。但是,在完成这个项目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却成为了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了我难以忘记的经历,成为了我终生受用的财富。

刚开始接手这个项目的时候,说实在,感觉是无从下手。虽然当时已经跟随老师系统地学习了翻译理论,也开始参加了一些翻译工作,但是一想到语料库,心中就产生一种近乎敬而远之的感觉。毕竟语料库作为当今翻译工作的前沿工作之一,有点类似词典的性质,需要非常严谨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翻译工作经验。然而就在我们犹豫在退缩与不退缩之间的时候,我们的老师,上海交通大学词典学研究主帅胡开宝教授给予了我们很大的鼓励和非常具体专业的指导,让我们在明确目标的同时,有了一个很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具体的工作方法。可以说,我们之所以产生这个想法的诱因,是因为上了老师的翻译课;而我们有做这个项目的初步信心也是因为系统地学习了胡老师的翻译课程;而让我们最后下定决心做这个项目也是因为老师对我们的能力的肯定以及对我们具体工作的建议和指导。

当然,不能不提起的还有陶庆老师对我们的启迪。老师也是翻译界资深的工作者,他有过许多同声传译的经验,对翻译有着自己的独到的理解。上了他的课以后,我们改变了对翻译一贯的看法,尤其在电影等文艺作品的翻译领域。同时,通过对口译课和影视鉴赏等课程的学习,也理解到翻译工作中把语境和情境契合的重要性。

项目开始后,大部分工作都是枯燥和艰苦的。我们从网上搜查了大量的各类会议口译语料。有视频材料也有音频材料,通过多遍认真的听写和校正,我们把视频和音频材料撰写成为文字材料,并把中英文一一对应。虽然这只是工作的一个环节,但是通过做这个项目,我的感觉是,其他所有的工作加起来都比不上这一阶段的工作艰巨。因为这一阶段的工作最费时间,也最考究耐心,我们不仅要忍受大量撰写工作的压力,还要有效平衡正常学习和创新项目之间的时间冲突。而我们专业,在学校的各个专业中是学分非常多的,乃至到了大四下学期都还有许多的学分需要修满,在我写这篇总结的同时,我们也同时在进行着非常多门的考试,但是,我们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不为什么,就为我们有了一个开始,所以我们就要把它完成;不为其他,就为了老师的大力支持和辛勤教导,我们也要把项目完整地做出来。所幸我们不负众望,最终还是把项目完成了,如今,一个数十万字的汉英会议口译语料库已经成型并交给了我们导师验收完毕。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有些成员因为出国和工作压力的关系,不得不退出了我们共同为之奋斗的项目,放弃了我们共同梦想的目标,但是,即使退出了,他们依然尽可能地帮助推动这个项目的进展。我们曾经奋斗在一起,现在还是奋斗在一起,以后还会奋斗在一起。虽然在学习和工作中有过不愉快的时候,但是通过耐心的磋商和互相的理解,我们不仅解决了问题,消除了彼此的不愉快,还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如今,项目小组的成员,已经不仅仅是同学的关系,更加是有着共同理想的战友,更是一生的朋友。

虽然转写工作占用了我们大量的时间。但是,我们的项目并不是纯粹的笔头同走。通过老师的介绍和在图书馆以及外语学院资料室的阅读,我们了解了国内外翻译工作的总体形势。我们发现,语料库依然处在一个发展的初级阶段,尤其是在国内,语料库的研究更加是亟待发展。然而,书本和现实终究是有差距的。为此,我们专门走访了多个城市多个大学。有选择地听了多个大学的翻译课程,并询问了不少个小的学生。我们发现,英语作为一种世界语言已经收到我国各地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重视。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逐渐推进,翻译人才的短缺也越来越凸显,翻译领域的前沿研究越来越显得迫切。但是,语料库,作为当今国际上非常重要的一门新兴学科,作为翻译工作中的一种流派,在中国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虽然有不少人对此有所了解,但其程度也仅仅停滞在了解的水平,知之而不解之。这种情况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外语大学,中山大学以及上海几所名校等发达地区的名校中还不算非常严重。这些学校多少对于语料库都有一些研究,但是像湖南大学、崇阳大学等欠发达地区或一般发展程度地区的高校中,语料库的研究则几近空白。我们在调查这些情况的同时,还积极和这些学校的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交流,并邀请他们随时对我们的项目提出建议和意见。虽然后续的反馈不是很多,但是通过当时面对面的交流和采访,还是对我们的工作产生了不少的助力。

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通过高强度的转写工作。我们的英语水平有了长足的提高。但是,作为共同合作的伙伴,我们各个组员学到的更多是彼此合作,互相帮助,共度难关的精神和方法。分工是现代社会高度发展的关键。越是高效率的机构分工越是仔细。这次创新项目,给了我们一次团队合作的舞台,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充分运用了头脑风暴法,在分工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其乐无穷,其所得亦难以估量。什么是勇于任事,什么是敢为人先,什么是严于律己,什么是宽以待人,我们在创新项目的工作中都有非常深刻的理解。没有经历过的都是不真实的,只有做过了才算是拥有。

最后,我想说一下的是,对于我们的项目,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虽然艰苦的工作是不可爱的,但是爱上这个项目却是不可避免的。如今,到了答辩的阶段,我衷心地希望,各位专家能够给与我们更多的建议和指导,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找到更加正确的道路;同时也希望,各位老师们能够包涵我们做的不够的地方。毕竟,我们确确实实奋斗过,毕竟我们至今没有放弃过学术方面有所建树的梦想。如今,项目即将收尾,我们也在不久的将来要离开我们生活了四年的母校,奔赴各地,走向不同的工作岗位。但是,创新项目,作为一个历史事件,不仅将永远铭记在我的简历之上,也将铭记在我们每个组员的心中。

 

【薜颢,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2006英语专业,第一期“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英汉会议口译语料库的建设与应用研究”项目立项人;指导教师:陶庆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8 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     网络信息中心技术支持